蜗牛编程-为竞技而生

五项竞赛是指数学、物理、信息学、化学、生物五门学科。不同的科目竞赛的时间、赛制略有不同。

在蜗牛编程,学生在学习之后参加的竞赛就是 信息学竞赛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参观上海展览馆时,摸着正在用苹果电脑演示basic小程序的13岁学生李劲的头说了一句话“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

伟人的一句话,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当年即有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活动—这就是信息学奥塞的前身。

为了与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接轨,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竞赛从1988年起改名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简称信息学奥赛!

联赛分两个年龄组:初中组和高中组(普及组和提高组)。每组竞赛分两轮:初试和复试。

很多家长在问,学了这个到底有什么用?下面图片告诉您!

蜗牛编程自16年创办、17年第一届学员参赛以来,一直保持着河南省领先水平。作为青少年编程教育行业的专家,学习时长达到两年的学员获奖率高达85%,为焦作 一中、郑州大三甲高中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

蜗牛编程旗下编程讲师及奥赛教练,接受过严格的专业及教学培训,包含多位 全国信息学竞赛金牌教练,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给予孩子无天花板的全方位培训。

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编程,更是将讲师们多年在教学经验上的积累与对孩子教育经验融汇贯通,教给孩子的不只是枯燥的学习经验,而是更有趣、更丰富、更人性化的编程思维,是对孩子终生的影响,而不仅仅局限于考试和比赛!



1